Advanced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Polymer Research
Open Access, CiteScore Tracker 2021=11.4
ISSN: 2542-5048
FEATURED CONTENTS
Collection By Topics
OPEN ACCESS – RESEARCH ARTICLE
Volume 2, Issue 4 Pages 167-177
October 2019
生物基聚(呋喃二甲酸丁二醇酯)-b-聚(乙二醇)共聚物:聚(乙二醇)分子量对热性能和水解降解行为的影响
Han Hu, Ruoyu Zhang, Zhengyang Kong, Kai Wang, Wu Bin Ying, Jinggang Wang, Jin Zhu

本文使用分子量从60020k的聚乙二醇丁二醇酯(PEG)和质量分数固定为50%的应链段,通过酯交换反应和熔融缩聚反应合成了聚(呋喃二甲酸丁二酯)基聚(醚酯)。当PEG的数均分子量Mn小于1500 g mol-1时,共聚物趋于均匀。Mn (PEG)的增加促进了微相分离的趋势。机械性能和水溶胀受Mn (PEG)、平衡吸水率和PEG晶体的影响。不含PEG晶体的样品的弹性模量在3464 MPa之间变化,断裂伸长率超过1000%。水解降解受Mn (PEG)、降解介质和碱度的强烈影响。短PEG<1500 g mol−1)共聚物的降解可通过离子和增加介质中的碱度来加速。对于Mn (PEG)2 K6 K g mol−1的共聚物,由于相对较长的PBF链段和改善的PBF晶体阻碍了酯键的水解,因此降解速度相对较慢。对于PBF50-PEG10K20 K的共聚酯,PEG的氧化作用主导降解行为,而PBF段几乎不被破坏。这些样品在pH =12的溶液中急剧降解,这表明高碱度会破坏长的PBF片段。共聚物的独特降解行为有助于实现针对不同生物医学应用的调节水解。

https://doi.org/10.1016/j.aiepr.2019.09.002
OPEN ACCESS – REVIEW ARTICLE
Volume 1, Issue 1 Pages 48-60
October 2018
阴离子活化内酰胺聚合物的工业应用:过去,现在和将来
Ilya Sibikin, József Karger-Kocsis

本文概述了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AROP)生产的内酰胺基聚合物和相关复合材料。文中通过学术和工业研究的分类,并且涵盖了化学(引发剂和活化剂系统)和原位聚合的ε-己内酰胺(CL)和ω-月桂内酰胺(LL)的改性可能性,系统介绍和讨论了阴离子活化内酰胺聚合物最近和过去取得的成就。文章特别强调了分别用于生产聚酰胺6PA6)和聚酰胺12PA12)的CLLLAROP的工业应用。本文还根据制备和制造技术,对获得的结果进行调查和强调。在此最新综述的调研上,总结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可能的驱动因素。

https://doi.org/10.1016/j.aiepr.2018.06.003
OPEN ACCESS –REVIEW ARTICLE
Volume 3, Issue 3 Pages 102-110
July 2020
对阴离子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基本认识
Harsh Pandya, Prakash Mahanwar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APUD)一直是涂料行业和研究的焦点,可以提出更环保的解决方案来解决现代涂料问题。APUD的配制过程涉及多种成分,即多元醇、异氰酸酯、扩链剂和离子中心,这些成分可以让聚氨酯在水中分散,从而降低了对溶剂基涂料的依赖性,同时为现有体系提供了一种更好、更环保的替代品。室温固化和优良附着力等优点进一步强化了APUD的案例。本综述阐述了上述成分的协同作用,同时生动地描述了它们对涂料最终性质的影响方式。

https://doi.org/10.1016/j.aiepr.2020.07.003
OPEN ACCESS – RESEARCH ARTICLE
Volume 2, Issue 3 Pages 121-125
July 2019
相容剂和碳纳米管对PTT/ABS共混物的机械、电气和阻隔性能的影响
Natália F. Braga, Anna Marie LaChance, Bin Liu, Luyi Sun, Fabio R. Passador

本文通过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增强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复合材料,使用顺丁烯二酸酐接枝PTTPTT-g-MA)作为相容剂,并评估了复合材料的机械、电气和阻隔性能。拉伸试验后复合材料横截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表明,在增容剂PTT-g-MA存在下,相稳定性得到了改善。通过添加相容剂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韧性也得到了改善。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CNT增强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显著提高。由于阻隔性能对结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测量了复合材料的氧气透过率(OTR),结果表明,与纯PTTABS相比,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氧气阻隔性。

https://doi.org/10.1016/j.aiepr.2019.07.002
OPEN ACCESS – RESEARCH ARTICLE
Volume 2, Issue 3 Pages 93-101
July 2019
连续拉伸流动对短玻纤增强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影响
Ting Wu, Zhao-xia Huang, Da-zhong Wang, Jin-ping Qu

短玻璃纤维(SGF)增强聚酰胺6PA6)复合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高韧性、高强度、自润滑和耐腐蚀等优异性能。然而,由于在加工过程中纤维难以分散并且容易断裂的特性,PA6 / SGF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可以产生连续拉伸流的新型双偏心转子挤出机(TERE)被用于制造具有不同纤维含量和转子速度的PA6 / SGF复合材料。纤维长度保持良好,并很好地分散在聚合物基质中;因此,烧尽后残留的纤维形成网络互锁结构。也就是说,基于连续拉伸流的TERE不仅有效地分散了玻璃纤维,而且减少了纤维断裂。在拉伸流场的作用下,纤维团聚物经历周期性的会聚-发散效应,这迫使纤维团聚物彼此分离并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质中。有趣的是,在每种纤维含量下,TERE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简支梁冲击强度约为双螺杆挤出机(TSE)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简支梁冲击强度的两倍,这可以归因于更有效的纤维分散和更长的纤维保留长度。热氧老化性能、疲劳性能和蠕变性能分析还表明,TERE具有比TSE更好的分散效果,并且纤维在PA6基体中保留了更长的长度,从而提供了更好的使用性能。

https://doi.org/10.1016/j.aiepr.2019.06.003
OPEN ACCESS – RESEARCH ARTICLE
Volume 1, Issue 1 Pages 99-110
October 2018
聚丙烯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等温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Nigel Coburn, Paula Douglas, Derya Kaya, Jaipal Gupta, Tony McNally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丙烯(PP)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复合材料的等温和非等温结晶行为。使用Avrami分析来研究未填充PP以及MWCNT填充份数高达50份(w/w)的PP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所有样品的Avrami指数(n)值都大于2,这证实了晶体生长的主要阶段是三维现象。使用Arrhenius型表达式确定的等温结晶PP的活化能(ΔE),从未填充PP87 kJ增加到50份(w/wMWCNT填充PP228 kJ。本文尝试使用一系列数学模型(包括Jeziorny扩展的Avrami方程,Ozawa方程,Cazé和Chuah平均Avrami指数以及Avrami / Ozawa组合方法)对MWCNT填充PP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建模。 Jeziorny扩展的Avrami方法证实了MWCNT填充PP的非等温结晶显然是一个两阶段过程。 Ozawa模型的拟合被证明是无效的;而且Cazé和Chuah平均Avrami方法均无效,因为两者均未考虑二次结晶的影响。只有Avrami / Ozawa组合方法成功地模拟了PPMWCNTs复合材料的两阶段结晶。添加MWCNT时,PP非等温结晶的活化能(ΔE)随MWCNT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达726 kJ

https://doi.org/10.1016/j.aiepr.2018.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