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Polymer Research
Open Access, CiteScore Tracker 2021=11.4
ISSN: 2542-5048
FEATURED CONTENTS
Collection By Topics
OPEN ACCESS –REVIEW ARTICLE
Volume 4, Issue 2 Pages 53-69
April 2021
聚合物共混物的再生
Andrea Dorigato

过去几十年内,对具有定制属性的多功能材料不断增长的需求促进了新商用聚合物共混物的开发,这些共混物与常规基材相比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质,而且在合成新塑料方面具有经济优势。由于塑料废物治理中环境问题的递增、分选技术存在的难题以及绝大部分成对聚合物之间有限的化学相容性,因此在考虑再生阶段时,聚合物共混物的技术潜力往往未得到利用。在一些情形下,即使向再生共混物中添加增容剂也不能成为保持和/或调整其性质的满意解决办法。

本综述的目的是对聚合物共混物再生的可能性进行批判性分析。在关于塑料再生问题和定义的介绍章节之后,阐述了聚合物共混物物理特性的一些基本概念。本综述第三章主要是对聚合物共混物的机械再生进行分析,而且对运用于相容和不相容聚合物共混物的再生技术进行了一般性区分。在这章中,还分析了源于未分选废物的掺和塑料的再生潜力,以及二次热处理对聚合物共混物形态和热机械特性的影响。考虑到生物塑料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本综述的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含生物塑料共混物的机械和化学再生过程,尤其是基于聚乳酸(PLA)和热塑性淀粉(TPS)的共混物。运用于聚合物共混物的再生技术的关键方面和未来展望如综述最后一节所述。

https://doi.org/10.1016/j.aiepr.2021.02.005
OPEN ACCESS – RESEARCH ARTICLE
Volume 2, Issue 4 Pages 203-208
October 2019
PC / PBT共混物中酯交换反应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Tipeng Zhao, Junwei Ai, Peitao Wang, Wei Tong, Chao Ding, Yin Cen, Mingqiu Zhang

PC / PBT共混物具有出色的综合性能,并已在市场上广泛使用。这种共混物不可避免地会在熔融过程中发生酯交换反应,并且该反应对共混物的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PCPBT的树脂比例、树脂粘度和加工工艺对酯交换反应程度的影响。 考虑到反应发生在PCPBT的相界面上,结合了不同树脂比例下PBT相的相形态和结晶行为,建立了相形态与酯交换度的相关性。从PBT相的角度来看,其比率越低,其相尺寸越小,其结晶度越差,酯交换率越高;另外,PBT树脂粘度越低,酯交换率越高。而且,通过对加工技术的研究,挤出机速度越高,酯交换率越高。这些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酯交换度的影响因素和相应产品的实际加工提供直接指导。

https://doi.org/10.1016/j.aiepr.2019.09.005
OPEN ACCESS – RESEARCH ARTICLE
Volume 2, Issue 4 Pages 161-166
October 2019
一种制备具有高性能的封端和可交联聚碳酸亚丙酯的简便策略
Pengfei Song, Baocheng Ran, Yingqi Shang, Li Kang, Yalun Chen, Luyi Sun

衣康酸酐(IAn)首先通过溶液共混并直接加热处理,用于改性聚碳酸亚丙酯(PPC),从而生产出高性能的封端和可交联PPCPECPPC)。文章详细研究了PPCIAn的反应,并通过FTIR1H NMR鉴定了PECPPC的结构。可以开发包括封端和交联的简便策略来提高PPC的性能。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测量表明,PECP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分解温度(Td)均远高于PPC,并且随着IA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拉伸试验还表明,封端和交联技术极大地提高了PPC的机械性能,PECPPC4的最高拉伸强度为37.5 MPa。此外,ECPPC4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的水解速率高于PPC。结果表明,结合封端和交联的策略对于用IAn完美修饰PPC是有效的。

https://doi.org/10.1016/j.aiepr.2019.09.006
OPEN ACCESS – RESEARCH ARTICLE
Volume 2, Issue 3 Pages 126-135
July 2019
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共混物的熔融结晶动力学和热性能的简易评估
Dan Wang, Bin Yang, Qin-Ting Chen, Jin Chen, Li-Fen Su, Peng Chen, Zheng-Zhi Zheng, Ji-Bin Miao, Jia-Sheng Qian, Ru Xia, You Shi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熔融挤出制备了一系列低密度聚乙烯(LDPE/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共混物。使用DSCXRDDMTATGA等研究了RPET含量对所得共混物结晶行为和导热性能的影响。发现RPETLDPE的熔融结晶具有成核作用,而不会改变LDPE的晶型。采用四参数模型(FPM)结合原位温度测量,以进一步揭示在RPET存在下LDPE的固化动力学。在三个热传导模型中,Agari模型提出了合理的热传导率预测值,该预测值是LDPE负荷的函数。文章提出了冷却速率系数(CCR),其可用作聚合物共混物的导热率(λ)的指标。

https://doi.org/10.1016/j.aiepr.2019.05.002
OPEN ACCESS – RESEARCH ARTICLE
Volume 2, Issue 3 Pages 121-125
July 2019
相容剂和碳纳米管对PTT/ABS共混物的机械、电气和阻隔性能的影响
Natália F. Braga, Anna Marie LaChance, Bin Liu, Luyi Sun, Fabio R. Passador

本文通过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增强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复合材料,使用顺丁烯二酸酐接枝PTTPTT-g-MA)作为相容剂,并评估了复合材料的机械、电气和阻隔性能。拉伸试验后复合材料横截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表明,在增容剂PTT-g-MA存在下,相稳定性得到了改善。通过添加相容剂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韧性也得到了改善。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CNT增强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显著提高。由于阻隔性能对结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测量了复合材料的氧气透过率(OTR),结果表明,与纯PTTABS相比,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氧气阻隔性。

https://doi.org/10.1016/j.aiepr.2019.07.002
OPEN ACCESS – RESEARCH ARTICLE
Volume 2, Issue 2 Pages 69-76
April 2019
使用再生PET增强等规聚丙烯的力学性能
Zishou Zhang, Chunguang Wang, Kancheng Mai

为了高价值地利用回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资源并同时开发高性能的等规聚丙烯(PP)材料,制备了r-PETPP的共混物及其相容物。具有相同官能团的PP-g-MAPOE-g-MAEVA-g-MA及其混合物被用作增容剂。研究表征了r-PET/增容剂,r-PET/PP渗出物及其相容形式的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和显微照片。结果表明,添加相容剂会降低r-PET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并稍微提高其冲击强度。将r-PET引入PP基体中可提高PP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相容的r-PET/PP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取决于相容剂的种类。PP-g-MA的添加改善了r-PET/PP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而POE-g-MAEVA-g-MA的引入提高了r-PET/PP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文章讨论了增容剂及其混合物和r-PET含量对增容r-PET / PP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使PP-g-MAPOE-g-MA(或EVA-g-MA)的混合物相容,可以获得具有高强度和韧性的r-PET/PP共混物。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使用r-PET制备低成本、高价值的高性能PP共混物的有效方法。

https://doi.org/10.1016/j.aiepr.2019.02.001
  • «
  • 1
  • 2
  • »